导读: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策略及方法

发布时间:2017-09-26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提出了明确要求。同年6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海南省三亚市作为试点城市,大力推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工作,目前已初见成效。本期《城乡规划》的专题栏目围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即“城市双修”)的规划设计策略及方法展开, 选取了九篇论文,其中研究“生态修复”的有五篇,“城市修补”的有一篇, 还有三篇是对两者的综合研究。因三亚是中国第一批唯一的“城市双修” 试点城市,本期特别突出以三亚为例的实践研究主题(占五篇),以期借鉴三亚城市转型发展的经验,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步伐。


“生态修复”的目的在于为城市健康活力运作提供必要的生态安全格局, 同时为生物的多样性保护提供有序的生态空间结构。 “生态修复”关乎的“天、地、人” 三才的共同系统, 其研究的对象生态系统是处在“道”化之下,秉“天”滋养,受“人”关照,属“地”范畴,这种理念将“山、水、林、田、湖” 看作一个“生命共同体”.而“生命共同体”必然有生命同构的复杂性特征, 明确生态系统不确定性之下众多的影响因子,量化提取潜在的自组织复杂性现象及其运行规律,使其空间演变明晰化,是基于客观规律提出良性“生态修复”方法的基础,此过程也是对“天人同构” 的深入解读。


“城市修补”着眼于城市建成区,基于更新、织补理念“修补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其目的是提升城市生活的品质,是对“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的外向发散,因此不同人群的社会需求是研究的导向。


本期主题文章反映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不同理论基础、不同实践思路的思想指导和技术指引,特别讨论了三亚“城市双修”工作转型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基于目前城市的生态、功能等方面存在种种的“城市病”问题, “城市双修”工作的实施对象堪称“复杂巨系统”,从复杂系统理论的视角提出解决“城市病”的思路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