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规划前沿

秦皇岛海岸生态修复重塑一湾魅力蓝海

发布时间:2019-07-29

秦皇岛市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第三批试点城市,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滨海旅游城市,海岸线长度162.7公里。近年来,由于海平面上升、入海泥沙减少等多种原因所致,秦皇岛海滩全面侵蚀后退,滨海栈道倾斜损坏,沿海防护林和滨海大道安全受到威胁,浴场海滩生态功能和旅游休闲价值显着下降。


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理念指导下,秦皇岛市以治理岸线侵蚀为抓手,全面推进海洋生态修复工作,谋划实施了北戴河西海滩恢复治理工程、北戴河浅水湾海滩修复工程、北戴河老虎石浴场及周边岬湾海岸修复工程、北戴河西海滩浴场重点海域整治工程、河北省石河南岛综合整治-沙滩修复示范工程、海港区西浴场海滩修复工程、北戴河新区洋河-葡萄岛岸线整治与修复工程、山海关旅游海滩岸线修复工程、石河南岛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戴河口至洋河口岸线整治修复工程、石河口至铁门关岸线整治修复工程、新开河口至南山岸线整治修复工程、金屋至浅水湾侵蚀岸段沙滩修复工程等十余项海洋生态修复工作。先后投入资金近10亿元,共计修复海滩长度27.97公里,新增优质沙滩面积95.05公顷,有效遏制了海滩侵蚀退化问题。累计拆除沙滩临建、违建3.65万平方米,清理沙滩垃圾、大型海藻1.74万吨,打通沙滩浴场17处,修整沙滩125万平方米,拆解涉渔“三无”船舶1460余艘,实现还滩还海于民。


秦皇岛市在岸线修复工作中,以效法自然,恢复自然演变动态平衡自营力为目标,在深入研究海滩侵蚀机理及修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覆植沙丘-滩肩补沙-人工沙坝-离岸潜堤”的海滩静态平衡修复模式:在海滩后滨设计沙丘,种植固沙植被,形成生态海堤;构建人工沙坝,营造海滩沙源引擎;同时与离岸潜堤共同起到消浪作用,构建了静态平衡海滩,形成了健康的海岸生境系统。该修复模式通过透水潜没式人工岬头并预留潮汐通道,可有效保证岬湾的水体交换能力,极大减小了引发海水水质恶化和藻华现象爆发的概率,避免了传统防护方法中构筑物对海岸生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人工沙坝和离岸潜堤的组合应用及合理设计,起到消浪和沙源补给的多重保护,减小了海滩修复中产生侵蚀热点、裂流等典型生态安全问题的概率。


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工作,秦皇岛海岸线基本实现了海滩自然演变下的动态平衡,打造了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的海岸生境,沙滩的服务功能得到了恢复和提升,为公众滨海旅游提供了优质的海岸环境,也为海洋生态修复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借鉴。

 

修复前

 

修复后

 

修复前

 

修复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