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力实施城市更新的工作要求下,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以推动规划行业全面落实城市高质量发展任务为使命,汇集会员单位在城市更新领域的一线实践经验和项目资源,对前沿城市更新案例进行系列解析和广泛分享,逐步构建“规划师专业工作工具箱”体系。本次分享的是协会副会长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广州市番禺区智能城市更新全生命周期实施管理决策系统建设项目”。
导读
城市更新项目实施管理工作面临“点多、线长、面广”的现实困境,制约城市更新工作提质增效。针对城市更新项目数据流程管理杂、审核审批部门多、管理决策难等痛点,梳理形成数据调查管理和智能分析、项目全流程监管和业务智能化管理决策三大类需求,从“数据用起来、项目管起来、业务活起来”三个维度和理清“政策、数据、流程、经济、效能”五本账的思路,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构建城市更新全流程实施管理决策体系,支撑政务审批制度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加速城市更新项目实施落地。
01
实施情况与成效
数据“用”起来,建设城市更新数据“一张图”。汇聚城市更新全流程多源异构数据。通过数据梳理、数据清洗、空间落图、立标建库等方式,将基础数据调查、改造项目、行政办公3大类数据按照数据标准进行标准化整合,涵盖28小类、87个图层、971个字段数据信息,具体包括全番禺区61个城市更新类项目的基础调查、房地信息、社会经济、行政办公数据和覆盖全番禺区的基础地理信息、用地、规划等数据。并建立城市更新基础调查、改造项目和行政办公三大类数据库,打造城市更新数据“一张图”。并在系统上实现数据可视化展示、查询、智能化动态分析,用地、建筑、产业等专题分析,及辅助业务人员日常办公,支撑领导决策等,实现数据的整合管理及最大价值化高效利用。
图1 城市更新数据一张图建设量数据分析示意图
项目“管”起来,构建城市更新管理“一体化”。系统高效统筹管理全域城市更新相关项目。整合不同类型城市更新项目全流程各阶段节点的管理信息,打通各部门业务线,实现城市更新流程整体和局部的一体化精细管理。
以旧村全面改造项目为例,梳理从项目申请到动工的十大工作阶段,即“项目入库-基础数据调查-引入合作企业-勘测定界-片策方案报批-控规方案报批-实施方案报批-项目监管-用地报批-供地手续”,涉及20余个不同的部门和科室。针对不同角色赋予不同功能权限,流程完成后可根据设定模板自动导出进度报告。针对用地报批、供地手续阶段,对所有涉及的土地采用图属联动的形式管理。针对项目各阶段的项目数、存在问题类型、问题解决进度等统计分析,定制“数字看板”,掌握全区项目进展情况。推动城市更新管理体系扁平化,实现项目多部门审查、审批、协同管理和全流程监管。
图2 城市更新项目全流程一体化管理示意图
图3 城市更新项目整体进度看板示意图
业务“活”起来,创新城市更新业务“智能化”。借助BI数据分析、大数据技术应用、响应式编程等信息技术,打造高效、智能化业务管理新模式。
建立现状综合分析模块,对更新改造范围的区位、房屋建筑现状等进行可视化展示及动态智能空间分析。建立规范性审查模块,定制智能分析模型,实现用地、规划、方案的智能规范性审查和成果一键导出,提升城市更新政务服务效能。建立经济测算模块,经济平衡是城市更新项目开展的前提,必须要算好拆迁、复建、融资的“经济账”,基于城市更新数据“一张图”,提供改造范围内多种方式的更新改造成本各环节一键精准计算,并自动生成成本测算报告,极大提升业务实施及审核效率。
通过业务智能化,打造番禺区高质量、智慧化、可持续的城市更新平台,提高城市更新项目公共服务水平。
图4 城市更新管理系统经济测算示意图
02
经验做法
强化标准引领,筑牢制度根基,建立一本“政策账”。一是梳理构建 “1+1+N”政策体系,规范指导城市更新工作。以1份广州市城市更新工作实施意见和1份工作方案为基础,按照综合、规划、土地整备、资金、实施细则等类型,梳理形成N份相关配套政策,构建广州市城市更新“政策工具箱”。二是打好政策落地牌,推动宏观政策向精细规则转化。在“1+1+N”的政策体系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制定基础调查数据成果数据整理要求、自动化经济测算标准模型等标准规范,确保政策到实操的转化落地。
图5 “1+1+N”政策工具箱示意图
摸清数据家底,夯实数字底板,盘活一本“数据账”。一是建立“1+1+1”标准数据库。梳理城市更新数据建库和《城市更新基础数据调查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整合现状调查、用地、规划和管理等数据,通过数据治理将多源异构数据统一标准、格式、坐标系和数据库。基于PostgreSQL和PostGIS,建设城市更新基础调查、改造项目和行政办公三类数据库底座,实现城市更新数据库集成共享管理。二是构建数据智能分析算法模型。通过智能BI算法,将需进行用地、规划、房屋、公服配套等现状分析和规范性审查的需求,固化算法模型,一键智能分析压盖、重合、缝隙、数量吻合等情况,智能统计相应指标,实现图属联动,定制专题数据大屏,高效辅助规划、分析与决策。
图6 数据分析模型示意图
深化流程再造,提升管理质效,优化一本“流程账”。一是构建面向实施的“2+7+N”技术方法体系。从城市更新土地开发的视角,梳理土地一级和二级2大开发阶段,7项土地环节,即入库、调查、评估、报批、供地、报建、登记,N项具体业务类型,打造城市更新项目全流程、一站式、套餐化的技术服务体系,为政府部门工作协同、实施主体工作、项目加速落地等工作提速增效。二是优化关键环节工作流程和机制。以规划编制与用地报批环节为例,结合行政和技术业务流程,通过提前介入、流程前置、高效对接等方式,将传统的串联工作模式改为并联协作模式,有效推进流程“更准、更快、更好”,实现工作无缝衔接和提质增效。
图7 城市更新土地开发全流程技术服务体系示意图
图8 规划、报批流程优化示意图
聚焦科技赋能,打造智慧大脑,算清一本“经济账”。通过综合运用大数据BI、时空数据分析、数据仓库、响应式编程、微服务架构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从建筑量、复建量、改造成本方面,精细化测算项目拆迁及补偿成本,估算投资总额、可盈利容积率、公建配套,快速实现城市更新详查数据核查、核定复建量、更新改造成本、融资建设量、产业建设量的核查测算以及测算报告自动生成等功能。同时支持自定义输入核算数据,基于系统成本测算模型,自动计算改造成本的前期费用、拆迁费用、复建费用、土地出让金,并实现成果一键导出。为政府提供复建片区开发强度指标测算,也可辅助开发商测算投资额度,协助项目精准运作。
图9 经济测算功能示意图
突出服务应用,促进真绩实效转化,检验一本“效能账”。系统立足于城市更新各部门的工作职能、业务需求、行业监管要求,整合现有的数据资源、信息化资源,将城市更新建设工作相关的全流程核心业务进行有效衔接,实现各项业务的高效运转,强化各部门的业务协同,推动业务资源的信息共享,切实提高城市更新的科学性、业务效率以及规划编制成果的规范性与可实施性,实现城市更新全流程业务闭环管理。
系统建立以来,高效统筹管理全番禺区城市更新类项目,成功助力番禺区南浦、里仁洞等多条旧村全面改造的实施落地,提升实施效率与成果规范性,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广州市番禺区智能城市更新全生命周期实施管理决策系统建设项目
项目类型:城市基础设施改造类
项目地点:广州市番禺区
建设时间:2022年3月-2023年8月
项目规模:项目合同额269.27万元,财政资金;系统统筹管理全域61个旧村、旧厂、微改造等各类城市更新项目
建设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城市更新局
承建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授权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发布,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城市更新专报」栏目,投稿咨询:cacpxc@cacp.org.cn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强调 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详细]
2024年2月1日,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推荐来自3家会员单位的发明专利参评第二十五届中国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