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北京市人口、空间、功能及规划实施综合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7-05-02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实施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发展要素不匹配、不协调的问题加重,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用地蔓延、交通拥堵、水资源紧缺等“大城市病”愈发严重。《北京市人口、用地及功能空间协调发展规划研究》即从上述问题出发,对全市的人口、空间、功能及规划实施开展全面深入研究,以期摸清家底、判断趋势、梳理问题、分析成因并提出建议,从而更好地掌握城市发展动态,为形成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并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项目团队共15人,全部来自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由院副总规划师、研究室主任石晓冬牵头,由全院各业务所、多专业共同配合完成。


该项目获2015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一等奖。

 

 

从问题导向出发,寻求破解之道


北京作为特大城市和首都城市,已然置身于更加开放、更为复杂的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之中,城市空间要素发展与变化日趋多元,呈现的问题也更加突出。研究从问题导向出发,以要素之间复杂的关联关系作为切入点,以“总规指标实施情况-发展特征与趋势-突出问题与成因-规划措施与建议”作为研究的主线,从“规划的前瞻性战略引导”和“优化规划实施的制度环境”两方面入手寻求破解之道,为更好地掌握城市发展动态、服务总体规划编制奠定基础。

 

总体研究思路

 

为北京市未来的规划措施和实施提出建议


通过全面翔实的数据和典型案例,系统总结《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批复十年来的实施情况、城市发展的趋势特征和突出问题。结合新时期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需要,提出了未来北京城市发展的规划措施以及实施建议,研究分成四个部分:


一是评估关键指标实施情况。对04版总体规划在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房屋建设规模、交通体系、公共服务、城乡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八个领域指标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评估。


二是分析发展特征与趋势。针对人口发展、土地利用和房屋建设三个核心领域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城市发展在规模、结构和布局等方面呈现的新动态、新趋势。


三是挖掘突出问题与成因。通过多要素交叉分析挖掘城市发展存在的五大问题,即人口过快增长与资源承载能力之间矛盾日益严重,城乡用地资源未能得到统筹集约高效利用,城市空间结构战略调整及分散式布局实施难度加大,城市功能在空间上存在多种不匹配不协调现象,体制机制环境难以适应首都特大城市发展要求。


四是提出规划措施与建议。研究从城市空间要素协调性、均衡性和可持续性出发,从定位、人口、用地、布局、制度五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路径,为新一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提出框架性建议。

 

四个项目特色


评估体系创新。通过城市空间发展的全要素、多时段、多层次统计研究,构建常态化的首都城乡规划评估体系。


对象上全要素:研究第一次从房屋行政主管部门获取多个年代“房屋全生命周期”数据,建立完善的北京城市空间基础数据库,在整合城市发展10大要素,43类子要素,60余万个数据基础上开展大量统计分析,总结北京城市发展特征。形成三个主要结论:外来人口主导了北京市人口总量增长;集体建设主导了城乡空间的蔓延;工业仓储用地投放比重偏高,现状生活用地比重低。

 

     北京城市空间基础数据库

 

时间上多时段:研究选取北京市2003年、2008年和2012年三个年度的空间数据,结合2000年以来多个年份的人口、房屋、就业、产业、交通、生态、环境等数据,进行多时段比较分析,跟踪城市发展动态和趋势。分析得出,人口增长呈持续加速趋势,总规人口预测指标屡被突破;城乡建设用地增长超出规划预期,仍然围绕中心城圈层式蔓延;房屋增长幅度大,但整体上仍供不应求。

 

    1980年-201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分析图

 

    2000-2012年北京市外来、户籍人口增量比较

 

    北京市城乡建设用地各时段扩展情况

 

空间上多层次:研究在京津冀区域、北京市域、城市功能区、区县、街道、社区组团等多个尺度上综合分析首都北京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形成四个结论:中心城人口持续加密;外来人口分布与中心城低端服务业、城乡结合部产业、郊区制造业园区紧密结合;城镇建设用地投放与规划的引导方向和重点不完全契合;主要功能的空间变化呈现较大的差异,居住圈层外移,商务空间集聚、工业外围集群发展和商业的多核发展。

 

    城乡建设用地间扩展变化绝对量

 

城乡规划研究方法创新


多要素综合交叉分析,深入挖掘城市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及其成因。


研究打破就空间论空间的一般套路,将城市发展中关联性强的相关问题整合在一起进行综合交叉分析。以人口、用地、房屋为核心,综合产业、绿化、交通、水资源、能源等要素,深入挖掘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过程强调全局数据和典型案例支撑,做到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夯实城市发展综合性研究的科学基础。


首先研究持续高速的人口增长给北京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住房供给、社会管理和财政支撑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量化分析了人口过快增长与资源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为政府决策和社会理解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核心矛盾提供技术支持。另外,在GDP导向下,区县分散建设形成产业同质低效竞争,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突出,分析了城乡用地资源未能得到统筹、集约、高效利用,揭示其与行政体制、考核机制、区县发展模式、土地制度的关系。同时,还揭示“大城市病”的根源,分析城市功能在空间上存在多种不匹配、不协调现象。

 

    北京市各类产业功能区分布

 

 

城市功能体系的延伸和交叉

 

研究视角创新


跳出城乡规划单一的技术性思维,挖掘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解析规划实施制度环境。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北京既是特大城市又是大国首都,发展建设和规划实施的环境复杂,研究将制度经济学视角和制度变量引入城乡规划研究,从体制机制入手,探讨产生城市问题的深层次成因。


问题主要包含缺乏统一的综合性规划来整合部门诉求。目前由于各部门缺乏充分的协调沟通,利益不能形成统一,造成空间规划、财政投资和用地指标脱节,使得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不足,也在后期的规划实施、管理运营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规划的“整体性、长期性”与实施的“分散性、近期性”矛盾突出。目前的行政体制下,中央单位、企业、军队和北京市各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会策划一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事件项目,极易造成北京城乡规划实施内容的改变;


政府和市场边界模糊影响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市场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常常不自觉的“越位”,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既充当裁判员也充当运动员,对城市规划实施的效果往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政府考核机制的科学性和执行力欠缺。落实好城市规划要从“官本位”入手,建立与规划目标相一致的政府考核体系,对官员任免时,将全面考核对城市性质定位、战略任务的落实情况。


规划编制、审批、监督权利的集中满足了效率但影响了公平。在城市快速建设发展阶段,规划的编制、审批、监督等环节集中在一个部门,可以提高效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民参与意识的兴起,民间和媒体不断呼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自下而上的城市规划编制、建设和管理模式,以保证规划的科学和公平公正。

 

    规划的整体性长期性和实施的分散性近期性矛盾

 

    政府和市场机制

   

引领国内特大城市空间治理模式转型


通过对北京“大国首都、特大城市、巨型区域、两级城乡”等典型特征的研究,探索了新常态下大城市空间治理的模式,为转型期大城市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

 

 

    城镇体系结构由“规模-等级”关系转向“扁平-网络化”

 

解析城市功能体系,探究特大城市发展规律:在强化核心功能、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同时,避免搞一刀切造成的过度追求功能纯化,伤害城市活力,而要更多依靠市场的力量实现功能转型升级。


通过多途径调控人口规模,提高对特大城市实有人口的服务水平:一是手段“市场化”,从单一的行政控制转向利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二是布局“区域化”,引导城市功能和人口在更大区域内分布;三是服务“市民化”,制定多情景规划预案,在中央严控2300万人口规模要求的基础上保留一定的弹性系数。


指出特大城市及周边区域空间规划从蓝图式的结构“大调整”转向差异化空间治理的“新常态”:中心城区边缘(城乡结合部)和市域外缘(北京-河北跨界市镇群)的城镇崛起,突破既有市域和省域城镇体系框架,市场规律下的“核心-边缘”结构和网络体系愈加突出;


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区域将发展成具有共同住房和劳动力市场的大都市区,形成城乡一体、面向区域开放的“中心地区-城乡结合部-新城-镇-跨界市镇群”的完整空间体系,空间优化重点也将由大规模蓝图式的结构调整转为分圈层的差异化空间治理。

友情链接